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农副加工>详情

六七十年代农民家家都养猪,农民过年才吃顿肉,猪肉都卖哪去了?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5-28 08:56:49

我是经历过七十年代的。那时我们那里确实是家家户户养猪,生产队也会养一群猪。但农民却是吃不起肉的,那猪肉都卖到哪里去了?

一、虽然家家户户养猪,但肉的产量并不高。

首先,那时农户人口比较多,一般一个家庭都有五六口人,甚至十几口人,也就是说至少五六个农民才养一头猪。

其次,人就吃不饱饭,猪就更吃不饱。就拿我们这里来说,以地瓜为主食,猪也就是吃些地瓜麸皮掺上干地瓜叶、花生秧啥的,叫糠猪。春夏季节还要以喂青草为主。所以猪长得很慢。春天抓个猪崽子,辛辛苦苦喂到年终,长到一百六七十斤就不错了。

二、猪的成活率低

那时兽医也不发达,猪食营养又不行,你买个猪崽不一定喂成。一旦病了,找兽医打几针,治不好就死了。那时集市上有很多卖死猪肉的。就是死了的几十斤重的猪舍不得扔掉,切成肉条煮了冻成肉冻,几毛钱一碗,卖了回点本。

记得那时我家喂了一头老母猪,很可怜。一窝生十来头小猪,但没有好饲料喂,奶少。猪崽饿,就不住拱奶吃。等小猪卖掉了,老母猪也就剩皮包骨了,有时就瘫了,站不起来。这时就找兽医给输几瓶葡萄糖盐水加抗生素,慢慢恢复了再配种。所以现在的猪一年能生两窝,那时也就一年一窝。

三、歉收的年成就喂不起猪

那时机械化、水利设施都落后,基本是靠天吃饭,四五年就有一个歉收年。到时人都吃不饱,哪来粮食喂猪。

那时猪是统购统销,不能私定价格,养猪也不挣钱。但那时提倡猪多肥多粮多,种地没有化肥,基本靠圈粪。养头猪多垫土,生产队按量记工分,不喂不合适。

这样一分析,按一户五口人一年养一头一百五十斤猪,也就一百来斤肉。自己消费十斤肉的话,也就为社会提供九十斤肉,还不够一户城市人消费的。再加上那时我们的国际主义精神较高,再支援支援国际上兄弟国家,还能剩啥?

不要说六七十年代,就拿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来说,家家都养猪,可是猪都买给公家了,农村人平时很少吃猪肉,只是在过年时才割点肉吃。

农民养猪首先是为了卖钱,并不是为了自己吃。六七十年代,农民根本没有来钱的门路,土地是集体的,每年只分点口粮,林坡也是集体的,根本不让私人砍,渔塘也是集体的,个人不允许捞鱼。所以农民唯一来钱的门路就喂头猪,喂几只鸡,到时候卖个猪,卖个鸡蛋,换点吃盐舀油(煤油)的钱。

六七十年生产队给农民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所以猪更没啥吃,主要是喝汲水、吃麸皮、豆杆、红薯秧、菜叶、猪草等,因此猪长的很慢,也很瘦,一年能长百八十年就赶紧卖掉,那时候叫糠猪。卖猪只能卖给公社的食品公司,私人不允许收猪杀猪,猪价是公家定的。

那时候别说吃猪肉,就是猪油也很少吃,每家都是一个小油罐,炒菜时用筷子挑很小一块大油,有时就是用布头簪油在锅底摸一下,就开时炒菜,很多时候就没油,只放盐,或者是捣几个花生米、大豆,挤出里面的油,用于炒菜。

过年割的肉先要炸油,炸出来的油要吃一年,剩下的就肉饥聊才吃。由于串亲戚要带礼肉,特别是闺女回娘家,礼肉都是这家串那家,那家又串另一家,最后剩下的才吃。

鸡蛋也全部是卖掉,根本不舍很自己吃,只有病人才在办面疙瘩汤时打两个鸡蛋吃。

到了八五年以后才逐渐好了,猪才养的肥了,喂一年能长二百多年,年下杀猪的人多了,割肉的人多了,年下能吃几天肉。其它时候也很少吃,就是谁家有红、白喜事会杀猪,因此人们都喜欢去吃桌,就是想去吃点肉。

你要问当时猪肉都到哪里去了,都进城市了,那个时候可没有大型养猪场,农民养的猪全都卖给城市。国家还给每个大队下达有养猪任务,生产队集体养的猪都按任务上交了,如同交公粮。国家收的猪,一部分还用于出换外汇,或者支缓给亚非拉穷国家。

农民真正开始随便吃肉,也是在九十年代以后,但养猪基本上都是卖掉,自己杀吃的不多。进入二千年后农民自家养猪开始逐渐减少,出去打工的人少了,有很多户就不再养了。这个时候黑猪逐渐没了,都开始用饲料养长白条猪。2010年后由于环保压力,农民基本上都不一家一户养猪了,只剩下养猪场养猪了,这也猪肉连续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