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农药兽药>详情

KSCN是个什么性质的物质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8-27 17:58:47

该物质是硫氰化钾,分子式为:KSCN,由K离子和硫氰根离子组成。是用来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溶液中若有三价铁离子的存在,会使硫氰化钾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二价的亚铁离子反应不变色,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3SCN- =Fe(SCN)3


打杀菌剂什么温度好?

杀菌剂分很多种,有细菌性杀菌剂,有真菌性杀菌剂,有广谱性杀菌剂,有治疗性杀菌剂。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杀菌剂的使用温度和时间,以及如何混用!

杀菌剂的使用温度杀菌剂要根据植物的耐药性叶片的厚度等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杀菌剂的使用温度,草本的植株,叶片比较薄的植物,喷雾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度。像如葡萄,苹果,梨树类,叶片比较厚,蜡质层比较厚的植物,喷雾温度尽量保持在30度以下就不会出现问题。

杀菌剂的使用时间一般我们在使用杀菌剂时,使用时间特别重要。在苗期我们多数都是使用广谱性的杀菌剂,以预防为主。当病害发生时,要用治疗性的杀菌剂才有效果。在叶面喷雾杀菌剂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喷雾时间:

1.早上9:00~10:00喷雾杀菌剂,主要为了避开早上的露水,露水会稀释掉叶片上药物降低药效,让杀菌剂效果大大降低。

2.下午3:00~4:00使用杀菌剂,主要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高温喷雾杀菌剂会让叶片表面的水分蒸发太快,从而让叶片上的药物浓度迅速升高而灼伤叶片,造成药害。

3.在喷雾杀菌剂时,要晴天进行,不建议阴天或者下雨天喷雾杀菌剂,这样湿度太大,容易造成病害传播。

杀菌剂的混用为了方便使用杀菌剂,我们经常叶面肥和杀菌剂等混合使用。混合时一定要注意杀菌剂和叶面肥的酸碱度,强酸强碱不能混用。混用也是有一定顺序的,叶面肥与杀菌剂等混配的顺序通常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这样混合使用药物,二次稀释以后,会让药物更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的效果。

很多特殊的杀菌剂是不允许混用的,比如石硫合剂,波尔多叶都属于碱性杀菌剂,要单独使用。铜制剂,由于铜元素比较活泼,混用时容易出现药害,所以也建议单独使用。

在种植过程中,使用杀菌剂不可避免。一般需要用广谱性杀菌剂或者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当病害确实发生时,要用治疗的杀菌剂杀菌,这样才可以让植物生长得更好。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人,畜而言,同样适用于植物,毕竟这是外力作用,而非人,畜,植物等的内源力。外源力有很多不确定性,如用药时间,用药部位,用药温度,湿度,浓度等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一旦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药害。

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在高温季节发生相对严重,这是因植物本身和病虫害本身特性所决定的。而在我们使用农药时,产生药害的机率也会增加。这是因为:第一,植物本身的特性

植物在高温季节中生命力最强,生长最快,叶片的气孔开放的越大,药物喷上去后很容易通过气孔进入作物体内,产生药害的机率也相应增大。

这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有若干的例子可以证实。

我是一个农药销售者,每年的夏季,见过,听过,处理过很多起作物药害的事情,而春季和秋冬季较少。

第二,病虫害的特性

病虫害发生程度严重与否,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而且在温度高的季节里,病虫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病虫也怕热,害虫也会找阴凉处躲藏,如叶片背面,植株中下部等。而病害则多从叶片的背面和下部叶片侵入,高温强光对病害的扩散也不利,强光也有杀菌的作用。

我们常会看到,每天早晨在棉花的顶部叶片上有棉铃虫出现,而随着太阳的升起,温度的升高,它们会慢慢退到叶片的背面,花朵,植株的中下部等阴凉处危害,它们也不是潮巴,傻子。

"黄鼠狼专挑病鸭子","吃柿子挑软的捏",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其抵抗能力较强,病害也怕攻不进去而自身难保,所以它们就采取攻占薄弱部位,慢慢渗透的战略战术。

加上温度高,病虫害的扩繁速度加快,病虫害的抗药性也会增强。

因此,我们会增加用药次数,加大浓度等,这样就会增加药害的机率。

如何避免在高温季节中药害的发生呢?我们应根据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合理确定用药部位,如叶片背面,植株的中下部等。

第二应掌握最佳的用药时机,如时间,病虫害发生初期等。

第三要注意轮换用药,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提高防效。

就用药时间而言,我们大都会选择早10点前和下午4点后用药。这一是可保证人身安全,二是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大多数的农药适宜使用的温度在20-30℃,温度过低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过高则会促使药物的过快分解,药效缩短。而有一部分挥发性强或负温度系数的农药,只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高温很容易造成药害,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因此,我们在使用农药时,无论是杀菌剂还是杀虫剂,在温度20-30℃时较好,一可确保药效的发挥,二可保证人身安全,三可保证使用对象的安全,不易产生药害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