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农药兽药>详情

恶霉灵都能防治什么病啊!作用机理是什么?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6-23 10:26:01

恶霉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的作用非常特别,不单具有杀菌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还可用于土壤杀,这是很多杀菌剂所不具备的。所以它又可称为绿亨1号,土菌克,土菌消,爱根等。剂型也是多种多样,有水剂,有乳油,有粉剂。

第一个问题,治什么病?恶霉灵是一种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绿色环保无公害。它能抑制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促根生根,壮苗,提高作物成活率的作用,渗透性极高。

恶霉灵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烟草,苗木,大姜,花生,草莓等多种作物,用来防治根腐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立枯病,纹枯病,菌核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黄萎病,全蚀病,赤霉病,灰霉病,病毒病,蔓枯病,炭疽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

可以用恶霉灵拌种,喷雾,灌根,苗床土壤处理等。

第二个问题,作用机理是什么?恶霉灵的作用机理可从三个方面来说。

1,地上喷施

恶霉灵有很强的内吸性,能被作物茎叶吸收,可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活直接杀灭病菌,药效长达两周以上。

2,土壤处理

恶霉灵施入土壤,在土壤中的吸附力极强,能与土壤中的铁铝等金属盐离子结合,产生相互作用,增强了效力,可杀灭或抑制土壤中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但对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影响很小。

3,生长调节

恶霉灵被作物根系吸收并在根内移动,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增强作物对低温,霜冻,干旱,涝渍,药害,肥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抗御性能。

使用恶霉灵注意事项1,用恶霉灵拌种时,切忌不可闷种,防止出现药害,拌种后晾干即可。

2,喷后4小时遇雨需补喷。

总之,恶霉灵是一种很不错的杀菌剂,可与大多数的农药混用,且有相互增效的作用。

恶霉灵都能防治什么病啊!作用机理是什么?产品特性: 天达恶霉灵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独特,高效、低毒、无公害,能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对土壤真菌、镰刀菌、根壳菌、丝核菌、腐霉菌、苗腐菌、伏革菌等病原菌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立枯病、烂秧病、猝倒病、枯萎病、黄萎病、菌核病、炭疽病、疫病、干腐病、黑星病、菌核软腐病、苗枯病、茎枯病、叶枯病、沤根、连作重茬障碍有特效。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对人、畜、鱼、鸟类均有较好的安全性。 适用作物:谷类、油料、蔬菜、棉花、烟草、小麦、瓜类、果树、花卉、草坪、林业苗木等。 使用方法: ≥96%原药 1、种子消毒:分干拌、湿拌。每公斤种子用原药1克。 ●干拌:将药剂与少量过筛细土掺匀之后加入种子拌匀即可。 ●湿拌:将种子用少量水润湿之后,加入所需药量均匀混合拌种即可。也可以把原药用水稀释成2000倍液(1克原药加2公斤水),用适量的稀释液与所要消毒的种子均匀拌好之后阴干播种。 ※拌种最好用拌种桶。每次拌种量不要超过半桶,每分钟20-30转,正倒转各50-60次,使种子与药拌匀。拌种后随即播种,不要闷种! 2、秧田或苗床土壤及营养土消毒 ●防治水稻立枯病,烂秧病;蔬菜、烟草、棉花、花卉、苗木等作物的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病害,可进行苗床或育苗营养土消毒。 秧田用药:先将原药用水稀释成3000倍药液(1克原药加3公斤水),在简塑盘育秧时,每盘用稀释液0.5公斤。秧田旱育、湿润育秧时,每平方米苗床用稀释液3公斤。在播种复土后或秧苗一心一叶期均匀喷洒于床内。 ●其它作物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稀释液3公斤,在播种前或播种后以及移栽前均匀喷洒于床内,或将上述用药量与15-20公斤过筛细土掺匀后,将其1/3撒在床内,余下2/3用作播种后盖土。 ●营养土消毒:每立方米用原药2-3克兑适量水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上,充分掺匀后装盆播种。也可先用少量过筛细土与上述用药量掺匀之后再与营养土充分拌均,然后装盆播种。 3、大田土壤病害防治 播种前土壤消毒:可用恶霉灵兑细土进行沟施或穴施。 --防治黄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甜瓜枯萎病、蕃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等病害可用3000-4000倍液淋喷,4000-5000倍液根部浇灌。 --在发病初期每株作物根围浇灌200-400毫升3000倍稀释液。密植时可用同样浓度的药液进行条施。 ※施药时应使药液达到根部 4、果树园斑根腐病的防治 将原药用水稀释成2000-3000倍药液后(1克天达恶霉灵兑水2-3公斤),在每棵病树(五年生为例)根部周围浇灌10-20公斤。每棵树的用药量,可根据树的大小决定,无药害。 5、注意事项 ①切勿闷种,否则会产生药害。 ②产品应在低温、干燥、通风处贮存。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