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农副加工>详情

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8-05 11:57:30

最近,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在各种媒体上都有粮食安全的问题讨论,从当前世界疫情发展形势看,不容乐观。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3月30日7时,全球人数达到720117人。目前美国达到142106人,居于世界首位。下面是具体的情况:

目前看,疫情全球爆发后,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欧洲、美洲等地,粮食生产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那么我们中国会产生粮食短缺的问题吗?在我个人看来是不会的,我们国家有能力保证粮食供给。为啥?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我们国家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对农业生产微乎其微。经过12月份以来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获得显著成效,现在各地的农业生产已经启动。拿我们当地来说(黑龙江绥棱),目前备春耕生产已经开始,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已经准备,水稻种子催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我们国家粮食储备充足,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达到95%以上,水稻和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据了解,目前库存的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达到2.7亿吨以上。

第三,我们进口的小麦、大米等口粮品种数量有限,占比较小。据了解,2020年我国粮食进口配额中,小麦963.6万吨,大米532万吨,但实两种口粮际进口量总共也只有600万吨左右,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左右,所以即使因为疫情原因,国际粮食价格大涨,对国内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受疫情的影响,不排除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但是就我国的粮食储备和生产状况来看,即使世界出现粮食供给紧张,对我国居民的影响也不会大,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大量进口粮食。

当然,不管疫情发展如何,我们对粮食生产都会全力抓好,保证我们的饭碗里要装着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文/三农广讯)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国当前虽然生产粮食较多,但依然是两口是主要进口大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有14亿人口,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资产粮食价格相对于进口粮食较高。

但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一切似乎将要发生变化,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美国、泰国等国家进口粮食,疫情全面爆发之后,部分国家已经禁止粮食出口,对于粮食进口大国来说面临着挑战。

当前进口粮食已经不太现实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8国在全球遭受疫情的情况下,都已“不约而同”等开始限制甚至停止其大米、小麦、葵花籽油等多种农产品的出口。

就在伊拉克粮食告急,菲律宾和印尼等全球主要粮食进口国也开始担忧“粮食荒”之际,越南和泰国这两个大米出口国却突然涨价。

报道援引泰国贸易委员会称,3月底该国的大米出口基准价格已经达到550美元/吨,为2013年8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在泰国大米价格突然涨至逾6年新高之际,越南大米价格也急剧上涨,目前已经突破400美元/吨,为2018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还需加大粮食生产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国家已经禁止粮食出口,而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同时作为粮食进口大国,这时候如果粮食进口出现问题,基本上需要通过国内加大生产来提供。

按照现在全国人口14亿来算,人均每年粮食可以达到474公斤,一年下来,平均每人一天有2.587斤粮食。

我国现在肉类产量和水产品也很多,2019年,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7649万吨,相当于每人平均一年也有54.6公斤,水产品有6450万吨,平均每人一年有46公斤。

综合来看: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大概在2.5亿吨以上,但由于我国人口相对较多,再加上近几年属于脱贫致富的关键时刻,粮食进口遇到阻碍之后,今年加大生产才是粮食供给的王道。

最近我们也可以看到农业+科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包括最近农业相关股票出现大涨,这就说明今年发展国内农业的关键时刻到来了,由此可见进口粮食并不是长久之计,扩大生产才是稳定经济的良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