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农药兽药>详情

毒药和毒气是否被广泛用于战争?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8-23 14:57:37

1899年、1907年《海牙公约》两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毒气〕。

《日内瓦公约》也规定、任何国家不得使用“毒气”。

仍而、战争中各类“化学”、“毒气”、“生化武器”层出不穷、频繁在作战中出现和使用。

一战开始、参战国大量使用“毒气弹”,战后统计所有参战国共生产了约12·4万吨各类……毒气弹。

(一战时期士兵以及军马佩戴的……防毒面具)

二战中、毒气弹、化学武器也应用于作战。

(抗战时期,“淞沪会战”日军使用毒气弹攻击我守军

、日本佩戴防毒面具进行作战)

(各类型“毒气弹”)

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橙剂”催化剂、造成的危害迄今为止无法彻底清除。

(现在美军的“防化”装备)

美军装备的M50/CBRN!

所谓的CBRN、就是ChemⅰcaI、and、biologⅰcaⅠ、radⅰoⅠgicaⅠ、nucⅠear化学、生物、放射、核辐射的缩写……

所以说,虽然有“明文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有毒”武器、事实上作战中各类毒气武器,仍然大量出现和使用。

如果没有国际公约的限制,毒药和毒气就一定会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因为这种武器对于穷国来说,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杀手锏”,在常规武器无法取胜的情况下,关键时刻用毒药、毒气来“放大招”,是穷国军队对付发达国家军队时,最有可能采取的虽无奈却有效的战法。

2003~2014年,美军之所以要对伊拉克及塔利班频繁出兵动武、反复搜剿,原因之一,就是忌惮该国及地区可能握有毒药、毒气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虽然从目前情况看,现代战争中很难看到毒药及毒气的踪迹,这主要应归功于国际条约的限制。但是,目前看不到,不等于以后看不到。国际条约并不稳固,随时存在被废弃的风险。正如美国特朗普政府相继退出的《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限制毒药及毒气使用的《海牙条约》和《日内瓦公约》也存在着被毁约的风险,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已经相继退出了12个国际条约及组织,并不在乎再退出一两个条约,所以,《海牙条约》及《日内瓦公约》能否被毁,对特朗普来说,只是分分钟的事。

一旦特朗普政府针对毒药及毒气禁止使用方面毁约退群,其他各国尤其是穷国、小国必将群起响应。到那时,毒药和毒气广泛运用于战场之日,也就真的为期不远了!

从目前各国军队的常规武器装备来看,虽然都没有将毒药、毒气纳入本国现役装备之列,却都不约而同地把防毒面具及防化器材,作为普遍装备的单兵作战物资。这说明,毒药和毒气随时都有可能冲破国际条约的限制,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各国对此都心照不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慕什塔戈,共同领略军事百科!

在农村有人收豆子地里的豆青虫,有人知道他们收购了干啥么?

前几天,和一个老家的朋友聊天,他说自己种豆子每亩地收益能达2000块钱,乍一听以为听错了。

心想,好歹我也是在粮食行业待了很长时间的,目前以我国大豆的种植状况及大豆市场价格,每亩岂不是收获一千斤往上大豆才能达到这个收益,大豆亩产一千斤是万万没可能的啊。

我毫不犹豫地回问他,“你种的啥?”

他回答说:“豆虫。”

我以为是他说的是“豆种”,楞了一下,心想,这还有点可能,豆种的亩产量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价格明显有优势啊,正当我还在思考种植什么样的豆种能够达到亩产收益2000的时候。

他看到了我的不解,又重复了两个字“豆虫”。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那个绿油油、胖乎乎、曾被人们当做害虫的玩意。

他看我明显思维停顿了一下,颇得意地继续说下去。

据他讲,虽然豆叶上爬满了豆青虫,把叶子吃了大半,但是他种的豆子每亩地产量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种一季大豆,收获了黄豆和豆青虫,一举多得,所以才有了刚才对话中种大豆收豆虫,亩产收益2000块钱的说法。

其实吧,豆虫一直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豆虫蛋白质比肉类、鱼类、植物类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体需要,组成也更合理,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只不过这几年被市场发掘,成为一个消费热点。

近年来,人们对绿色昆虫资源食品需求的提高,豆虫市场逐渐活跃,豆虫变害为宝,给人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和生态效益,也得到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此外,豆虫加工后的豆虫皮可以作为药材,其物质基础就是虫体甲壳素,与蝉蜕相似。

不过这位老乡也坦言,捉豆虫的时候挺不容易的,都得是半夜去捉,而且还得保证豆虫存货才能卖个好价钱,虽然亩产收益达2000块钱,但也是辛苦钱。

最后,笔者认为农民朋友们就应该多抓住这些商业契机,为自己种植的产品增加产值,最直接的来说,为自己的腰包多进几张钞票而努力。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

10.11

小伙伴们见过这种绿油油的小害虫吗?

它叫豆青虫,专门吃黄豆这类农作物,几个小时就能吃掉一片叶子,一生至少祸害2株豆秧,以前豆青虫让大量农作物枯死,农田颗粒无收,农民都恨它入骨。

但是最近却有很多农民种地养豆青虫,虫子长得越胖,他们越开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养虫的农民说出了心里话,以前种黄豆,一亩地收400斤左右,刨去成本,一亩才赚个600块辛苦钱。

现在种豆养虫,一亩地能赚个1万多,当然养虫子啦。

从80年代起,就有江苏人开始用豆青虫入菜。

先把虫子洗干净,然后用擀面杖把虫肉擀出来,绿色的是排泄物,剩下白乎乎的虫肉,当地人称为豆丹。

热油加入姜蒜辣椒爆香,然后加水炖豆丹。这样做出来的虫肉有种牡蛎和蟹肉的鲜香,最后还有黄豆味的回甘。

豆丹还可以用来炸着吃,轻轻咬破酥皮,外焦里嫩,妙不可言。

除了做成美食,饭店餐馆剥出来的虫皮还能入药,里面有虫体甲壳素,和一味中药——蝉蜕非常相似。

豆青虫的市场越来越广阔,光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灌云县,每年都要消耗2万斤的豆青虫。

如今养殖虫子的农民也多了起来,一亩地能产100多斤豆青虫,一斤收购价格在150元-200元左右,纯利润至少有1万,比种黄豆更划得来。

但这也是辛苦活,农民要每天凌晨3.4点就得起床采摘豆青虫,还要防着鸟类等天敌捕食虫子。

腰包里想多几张钞票,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我是找靓机二手机,关于豆青虫的完整视频,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查看,Peace~

热门推荐